近年来猪的生产性能经过不断选育而发生了很大的改进,日增重、瘦肉生长、饲料利用率等都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猪的维持需要量提高,而猪的主动采食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它的生长与生产。研究表明,每日采食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猪的生长速度,早期增重快的猪,直到上市其体重都保持生长优势。改善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不仅要了解饲料原料本身固有的品质,同时也要考虑可对饲料适口性产生正负作用的因子。从味觉上来看,影响饲料原料风味的主要因素有:饲料原料本身的营养与品质(营养的均衡性或是否含有抗营养因子)、饲料原料的新鲜度、原料变质(氧化、霉变、被污染)、添加剂(矿物质、药物)的加入等。
新鲜的饲料原料适口性较好,原料是否破损对其适口性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原料一旦变质(霉变、氧化、被污染),其适口性会大大降低。由于动物具有选择性采食并对食物产生记忆的特性,因此,除去影响原料适口性的物理因子,真正影响饲料适口性的因子则为原料本身的营养与品质。
1原料情况分析
Part.1大麦籽实中含有较高的非淀粉多糖(NSP),主要是ß-葡聚糖,畜禽缺乏该种物质的消化酶,导致食糜在消化道粘度增加,影响大麦的适口性,并影响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如粉粹太细,一是引起粘嘴现象,二是释放出了壳中的单宁因子,造成适口性下降,消化吸收下降,负作用增大。有研究表明,在大麦日粮中加ß-葡聚糖酶,可完全取代玉米。
Part.2小麦中所含的非淀粉多糖主要是戊聚糖,它引起食糜粘度增加,影响物质的消化吸收。粉粹太细,会引起粘嘴现象,造成适口性下降。有研究表明,添加木聚糖酶,可以完全取代玉米。
Part.3全脂米糠容易氧化酸败,其主要原因是酵素及微生物作用所致,酵素中影响最大的是脂肪分解酵素,其次为氧化酵素,谷粒中脂肪与酵素位于不同部位,故整粒谷物不易酸败,但碾米后,油和酵素混入米糠,立即发生水解,导致米糠急速酸败,变质后适口性迅速下降,养分急剧降低。
Part.4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是豆粕、花生、米糠等抗营养作用最大的因子,其抑制蛋白酶的活性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
Part.5硫葡萄糖苷(GS)是菜粕中的主要不良因子,GS本身无毒。但其四种降解产物均具有毒性。其中异硫氰酸脂(ITC)具有辛辣味,严重影响菜粕的适口性,并刺激消化道。芥子碱在胃肠道中分解,产生胆碱,进而转化为三甲胺(为挥发性物质,具鱼腥味)。
Part.6游离棉酚是机体细胞、血管、神经性的毒物,他刺激胃肠道、损害内脏,并在体内与蛋白质、铁结合,形成缺铁性贫血。
虽然饲料添加剂的用量少,苦味的成分也有限,但其混合后,不仅不良味道集中体现,而且无机微量元素、抗氧化剂、防霉剂等粉尘对呼吸道黏膜、表皮有较强的刺激性而间接影响饲料的适口性。
2总体说来,对饲料的适口性的影响因子是多方面的,改善饲料适口性也应该综合考虑:
01通过采购和仓储管理,尽可能地保持原料的新鲜;
02设计饲料配方时,不仅考虑营养的均衡性,同时考虑饲料原料间在适口性方面的颉抗或协同作用;
03针对性添加适宜的风味剂(香味剂、甜味剂、酸化剂)与酶制剂等添加剂。需要关注的是,在饲料组分中,对风味剂使用效果会产生颉抗作用的因素有:铜、钾、氯化胆碱、药物、防霉剂、鱼粉等,可起增效作用的有:脂肪、食盐、味精、葡萄糖等。由于动物均有嗜甜的特性,甜味剂的作用效果比较显著。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味觉成为动物择食的主要手段之一,而甜味剂不仅是幼龄动物最喜爱的味觉刺激之一,也是四大味觉(酸、甜、苦、辣)中的主要味觉。甜味剂通过动物的味觉产生强烈的食欲刺激,并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皮层反射给消化系统,引起消化道内的唾液、肠液、胰液及胆汁的大量分泌,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同时增加,刺激胃肠道蠕动加快,使饲料的消化吸收加快,消化率提高,促使动物生产性能相应提高。大量的实验证明,饲料中添加甜味剂能提高家畜,尤其是猪的采食量并改善饲料消化率。
在当前推广低蛋白日粮、原料品种选择增多的情况下使用甜味剂不仅可以提高饲料总体适口性,并因此提高动物的常态及应激状态下的采食量而获得良好的综合效应,同时从商业角度出发,添加甜味剂也可提高饲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